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作者吕世明,悉地网经授权转载。
一边上海《复联4》的中国首映礼如火如荼,一边全国百余家影城连夜在票务平台修改预售价格。4月18号晚上对于中国的《复联4》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多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即将上映的《复联4》遭遇到了另类“偷票房”,平时2-3元、最多5元的服务费在部分影城上涨了100倍,最高的服务费比票价贵八倍,其中有影城的服务费高达350元。
本来《复联4》的零点预售票价就非常高,被曝光收取高服务费后更是遭到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广电总局直接发通知要求对服务费做出限制,这也是相关部门第一次对服务费发声。
100元以上的服务费收取是值得商榷的,看起来是“竭泽而渔”,但也与内地电影市场目前监管的力度不强,影城盈利能力逐渐变难不无关系。
本次服务费突然上涨,到底是吃相难看还是无奈之举,或是投机取巧呢?
不要一棒子打死:
服务费制度存漏洞,
风险不能全推到影城身上
“我们曾经担心票价高会形成较高的壁垒,但目前看,除了零点和首映日晚上的的场次,其他时间票价都还好,但没有想到,部分影城有点太过贪心,票价低于服务费这个有点过了。”
拍sir问询了某影城的经理,他表示《复联4》虽然有价格上涨,但大部分场次没有那么夸张,服务费一般都是在2-3元左右,VIP厅座位少,且视听效果不适合看是视效大片,很少有观众会选择观看VIP的《复联4》。
同时,拍sir咨询院线负责人时,他也表示总局的确督促“违规”及时整改价格,也会在这几天随时随地对部分影城进行抽调检查,看大家是否已经按照要求把服务费调整到正常的价位。
根据拍sir再次问询到其他院线负责人和一些影城朋友时,他们均表示虽然总局有义务下来人去影城彻查此次服务费的违规的问题,但因为本次服务费价格是首次出现大的波动,同时今年整体票房情况不理想,总局出于多方面权衡考虑最多会以电话、会议通知和其他方式进行通报。
同时,在4月24日,沈阳将举办第18届全国院线影片推介会,据悉相关部门将在会议上就服务费和其他第三方和票务平台等方面的问题和院线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就包括本次《复联4》部分影城擅自提高服务费的问题。
当然,不会有影城冒着停密钥的风险对过高的服务费不修改,毕竟就目前来看,《复联4》有可能在接下来半个月之内都是内地电影市场的支柱产品。
今年春节档,很多影城为了提高利润,就有将“服务费”做明显提高的行为,在彼时影院方处于了绝对强势的一面,他们掌握了更有利的话语权和分配权。
毕竟影片数量多,影城提价、调整服务费,发行方和片方没法不认可,能够争取到场次已经不容易,片方更看重的是实际的排片率和真正能拿到手的票房分成。
当2017年内地开始把服务费正式纳入到票房结算系统时,他所带来的争议一直都存在,不过就本次《复联4》的服务费的提高情况来看,除了被曝光收取超高额度服务费的影城之外,大部分影城仍然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其实本次《复联4》除了零点和首映日之外,其他场次的整体票价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之所以本次有极大的争议,更多是因为“擅自”提升的服务费是不计入票房分账系统的,这当然是动了发行方和片方的蛋糕。
抛除掉一些贪心过重抱着有侥幸心理的影城之外,大部分影城还是抱着多赚一点点的心理,服务费在平台上出现的漏洞也是本次服务费出现异常涨价的主要原因,这其实多少有点像“储户去银行取钱,银行多给了,然后银行追到家里索取”。
制度上的不完备,更多应该由制定方和平台方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而不是一味去追责影城院线和影管方面,毕竟我们的市场还很薄弱,相应的法律法规存在太多的盲点和空白。
事件背后:
服务费将成影城差异化服务的杠杆,
用于平衡供需
其实目前影城和平台方收取的服务费平不算高,非VIP厅最高10%,也就是3-5元。VIP厅30%,大体上是15-25元左右,往往VIP厅还有卖品的套餐(会包含到服务费之中)。
2017年服务费占全年票房的6.17%,去年这个数字提升到6.77%,这也说明服务费会有一个逐年上涨的趋势,一直在一个合理、合法的让片方发行方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不过就目前来看,三、五元的服务费对于影城而言并不算高,虽然目前票价有提升,但结算之后实际分到影城手里的份额并不算多,适当的提升服务费或多或少会刺激和鼓励影城的经营热情,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小费”。
同时,按照规定普通厅(包括IMAX厅)仅收取10%服务费,VIP厅才可以收取30%的服务费,这对于大部分特效厅,包括IMAX、杜比,中国巨幕和其他一些影厅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虽然大家可以通过提升票价来回收成本,但即便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通厅卖80一张,特效厅买到200一张,就收益的性价比来看,仍然不划算,毕竟大部分特效厅建造的费用是普通厅的五倍,甚至十倍。
又因为每个影城的情况不同,设备的损耗率和新旧程度也不同,即便我们规定了10%和30%两种特效厅的服务费的门槛,仍然难以权衡不同影城对服务费的要求,仅仅依靠票价去调整这个矛盾是不足的。
毕竟《复联4》零点特效厅就那么几场,根据供需的关系来看,适当提价并不会影响到其他观众在平日观影,反而会更多满足到很多漫威粉丝的热情,适当提升一点服务费对于影城零点的员工的也是一种补偿。
说到底,因为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我们需要有更完备的市场机制来应对各种问题,服务费作为一个提高用户体验度和舒适性的功能性产品,他的收取和制定还是存在太多可能性,只不过我们没有将其更好并合理的运用起来。
在高档酒店喝一瓶可乐和路边小摊肯定不一样,产品生产方是不会管你把成本2元多的可乐到底卖到3元还是10元,他只去收取他的基本成本价格。
但目前我们使用了分账体制,只会根据票面的价格进行“单一分账”,并没有考虑到具体影城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考虑到因供需关系和影城自身所给影片带来的额外加持,这部分加持则更多体现到服务费之上。
也就是除了影片和影城的合作之外,影城单独会存在一些为影迷服务的工作,这也是服务费并不依存影片和片方的核心之所在。
上涨服务费与上涨票价都是未来趋势,
期待多方共同商议标准出台
早些年,总局和相关部门曾经制定国家标准的“电影院星级评定标准”,会从多个方面对影城进行评估,从而指定影城的标准,在十余年前,一块国家认证的五星级电影院牌子还是非常值钱的,也是影迷观影的首选。
目前虽然没有相关部门钦定的“五星级影城”标准,但在观众心里,有部分影城还是会划入到高档影城,有部分影城也会被视为普通影城,普通观众自然会希望用更低廉的价格去到高档影城观影消费。
但这种消费观念是错误的,同样,让高档影城和低档影城使用同样的“服务费”规则也是不合理的,高端影城除了高价格之外,也是需要提高服务费来进一步提升影城的服务规格。
多年以来,内地发行方式是基本都是胶片发行,采用用分账模式也是因为胶片拷贝的费用巨大,需要用较高比例的分账模式做平衡,片方既要承担很高的制片费用,也要支付极高的发行费用。
目前全数字发行则没有这样的担忧,影城的多元化建设也要比前十年更为先进,换句话说,现在影城本身要承担的风险恰好是因为影城的建设的普及性所造成的,数字化发行因影城数量的增加降低的风险和费用。
试想一下,同样两家影城,一个交通便利、就餐可选择多样、观影环境舒适,就是价格要高于普通影城,那么他对于一部分需要追求生活品质的观众吸引力就大,这部分观众其实观影会存在社交属性,需要影城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条件一般的则只能收取较低的服务费,但这部分影城也要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观众最低的观影需求,这个恰好是需要用便宜票价和低服务费做调流。
当“高额服务费”问题出现时,无论是院线还是影管、或者是媒体和观众,更多是应该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毕竟这是要冒着一定风险的行为,搞不好密钥会被停供。
能够找到一条让片方、发行方、院线影管公司都能够认可的服务费指定标准,同时又能满足影城日益提升的租金和其他费用的摊薄抵消,毕竟指望着完全依靠票价的升降来平衡这个矛盾是不足的,根据影城自身情况对服务费进行一下修整还是有必要的。
本次服务费被部分影城人为提高,从客观上体现目前影城有巨大的业绩压力,也体现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在第三方和票务平台的影响下已经产生了很多之前没有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加强法律法规的深度建设,要敢于承担业绩上所可能出现的暂时下滑,堵住系统上的一些问题和漏洞,这可能是目前针对“服务费”和其他一些中国电影市场上所能遭遇到的问题比较妥善的解决方式,我们的确在最近几年,过分的在追求效益的时候,把规则和法律严重滞后,这点在之后的三五年之内必须要有改变。
十年前的《阿凡达》让我们很多观众第一次广泛的看到了百元以上的中国电影票价,大批黄牛赚取的价差其实就是一种“服务费”,十年后这部分“服务费”可能直接被影城赚取,这总比流到黄牛手里更好。
可能接下来的五年,能够引起零点首映票价上涨的影片只有《阿凡达2》了,服务费在未来极有可能和票价一样也出现一个上涨的幅度,我们真心希望有一天,有一部国产片可以也享受一把零点票价破百,IMAX场次两百起的待遇。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悉地网转载,不代表悉地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咨询微信客服
0516-6662 4183
立即获取方案或咨询top